404 Not Found


nginx
【下篇】大師專訪—金曲製作人柯智豪:肝要硬膝蓋要軟,顧好自己最重要 - CREDITS

【下篇】大師專訪—金曲製作人柯智豪:肝要硬膝蓋要軟,顧好自己最重要

柯智豪

配樂家、專輯製作人。曾組《好客樂隊》,擁有豐富的表演經驗外,作品也橫跨傳統戲曲與流行音樂,現組《三牲獻藝》完美融合民間信仰的廟會與與現代電音元素,並多次入圍金曲、金音、金鐘獎,2023年更以同根生樂團的作品《邊緣轉生術 Holy Gazai》獲得金曲獎最佳製作人。

肝要硬膝蓋要軟:最喜歡不要做事

從音樂家跨足到做製片,身兼數職的工作狂柯智豪現在的感想就是:

「肝要硬,膝蓋要軟。」

肝顧好,護膝不能少的體悟大概是所有製片人的共同心聲,為了順利做妥協、為了資金卑躬屈膝,每天周旋在電話之間,柯智豪覺得自己忙到快瘋了。去年帶著《三牲獻藝》在國美館演出的經驗,是近期他少有放手去玩的時光,「我就是把他當成是去運動、遠足嘛,很開心我就亂弄,好久沒有這樣了。」

如果可以的話,柯智豪更偏向不要做事「就吹冷氣,我最喜歡不要做事!」,嘴上是賭氣地這麼說,但他始終放不下工作,放不下那些想做的事。

以《邊緣轉生術》專輯獲獎,在台北霞海城隍廟舉辦還願儀式(提供/柯智豪)

多元內容的競爭不是你的死局

柯智豪跟很多音樂人一樣,一開始都不是做音樂的內行人,資工系出身的他也曾坐過白領辦公室,一邊工作一邊以玩票的態度搞樂團,賺不了什麼錢。以台灣的產業生態來說,「音樂系(人才組成)不是台灣(流行)音樂圈的主流」,直到近十年才陸陸續續有「流行音樂系」、「應用音樂系」……等等的專業系所誕生。當然,在音樂圈不同的位置、如何進入產業的方式、甚至是把握到良機的運氣,對於人才能力的要求就會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配樂仍是有音樂底子的人會容易勝任,而比較屬於表演前端的人在現代自媒體當道的環境就更容易被大眾看見。

許多人也許會擔心在短影音與內容爆炸的時代,自己終將會淹沒在這些浪潮中,然而柯智豪卻不這麼認為,「對產業的威脅應該不會是這種內容多元的樣貌。」,以Netflix為例,疫情期間吸收了傳統戲院票房收入,「客廳即劇院」的產業規模轉移類的形式才會是威脅,多元的內容彼此競爭,反而應該是讓無數創作者們大放異彩的絕佳機會。

(拍攝/CREDITS)

配樂的眉角:電視與電影都要「設計」

配樂的工序,其工作細節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複雜,光是要請樂團來錄音就是一門大學問。管樂先錄還是弦樂、什麼樂器要多少人,都有一個規範存在。曲子要如何設計能讓歌手好唱、指揮好指、樂團好練,都要一併考慮進去,「設計正確」能讓錄製過程更加順利。

柯智豪解釋電視劇與電影的配樂製作其實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工作型態:過去比較大篇幅的電視連續劇製作,幾乎每個禮拜都要ON檔,這樣的情況下沒有辦法讓配樂從一開始就做足準備,所以在作曲方面都要有功能上的設計,比如說可以做交疊的使用、做出速度感、設計斷點,讓整套配樂能夠從20首去組裝成60首,事先就都必須先考慮進去。而到了現在串流平台時代,集數減少、整季上架的情況,每一集製作變得非常精緻,甚至以電影的規格去做,配樂也會因應像這樣製作節奏的不同,而改變工作型態與配樂設計。電影的話則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故事,

「你比較看得到鏡頭」,它的工序是比較「用力的」,因為這個完整的世界觀,更能去思考整體與角色的想像。

(拍攝/CREDITS)

年輕人請你先維生,顧好自己最重要

「把自己顧好最優先。」

對年輕創作者的一句話,柯智豪要你先把自己放在第一順位。創作者很容易過度燃燒自己,投入過多的時間、金錢在作品上,甚至是受到作品情緒的影響,種種原因讓年輕世代的精神陷入很「EMO」的狀態。把自己顧好,審視現在自己所擁有的優勢與劣勢,是你進入這行前該有的事前準備。

以《邊緣轉生術》專輯獲獎,在台北霞海城隍廟舉辦還願儀式(拍攝/劉哲均)

「首先要先知道你是要成為做音樂的一員,但不是做配樂的一員。」

柯智豪強調,為了讓自己活下去,就不要只把自己限制在一件事情上才會相對安全。每一個工作機會都可以去試試看,無論是去教琴、伴奏或是上直播平台唱歌吸引觀眾,都是你可以選擇嘗試的管道。當你從這些不同的維生情境踏入音樂圈之後,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遇到機會」,開始有朋友轉介案子給你、客戶看到你的作品而連絡你,這些都是你進入圈子的象徵,但同時也代表著你的專業水平必須要有同程度的提升。所以先維生,後專注於你的專業,這是為你未來音樂之路重要的火種。

更多內容:
【上篇】大師專訪—金曲製作人柯智豪:老少年的咖哩剉冰配樂論
【大師的飯碗學】柯智豪 |「小豪老師影視配樂工作接不完」訣竅大公開!